本協會於2009年經國際鈴木協會與亞洲鈴木協會授權,成為台灣唯一合法推動鈴木教學法之組織。 2014年亞洲鈴木大會將由本協會於7月11-15日,在台北舉辦,參加國家將包括韓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香港、日本、印度、菲律賓、美國、新加坡、澳洲,紐西蘭等國家。 本協會以推動鈴木教學法為宗旨,舉辦各類鈴木教學法活動,包含年度音樂會、師資訓練、暑期學校、學生檢定、教師培訓、國際交流活動。
鈴木先生
![鈴木先生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jjWPsgKiM8TAMWoTdc567oMk_b4tVnKMT2qEUoUTsZr0V3Tni8ohTEVMSb4vKVkQhXmuaoo3LAxGJzRp-We9oIoTxbPEcUyx0lYsYyengkFHbvxBBo1Ol-L9_SwhZadjzvRVWLlOiT2s/s760/suzuki.gif)
愛的夠深,無所不能 (鈴木鎮一先生名言)
2010-03-31
他的一小步,成功的一大步 (文)
在老師授課的那幾十分鐘中,可以有很多種狀況發生,我們的主角,也就是在接受指導的學生身上,大家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。
1)好動的孩子:通常都是很聰明的學習者,由於吸收資訊能力強,常常會在上課期間,不受控制的展現了許多特異情況,譬如在地上打滾,或賴在地上,躺在沙發椅上等等。其實,一旦當家長或教師受不了而動了情緒時, 可就壞了大事了。很多孩子,常因沒安全感,要測試教師或家長的愛心,就用各種突發情況來考驗我們。這時,我們可要冷靜下來,有耐心的處理這些狀況。當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表象後,將能夠有機會突破孩子的心防,從而進行適切的教學。
2)幼兒學習新的事物時,最需要的就是反覆練習,尤其是老師所要求的小步驟演練,這些較為細緻的教學步驟,可都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元素,許多家長卻常忽略的老師的苦心,更常自作主張的忽略了其中的部分過程。這真是天大的錯誤啊!這些小的步驟,其實都是教師多年來教學經驗凝聚的心血結晶呢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很確實的協助孩子完成他們學習中的一小步,
1)好動的孩子:通常都是很聰明的學習者,由於吸收資訊能力強,常常會在上課期間,不受控制的展現了許多特異情況,譬如在地上打滾,或賴在地上,躺在沙發椅上等等。其實,一旦當家長或教師受不了而動了情緒時, 可就壞了大事了。很多孩子,常因沒安全感,要測試教師或家長的愛心,就用各種突發情況來考驗我們。這時,我們可要冷靜下來,有耐心的處理這些狀況。當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表象後,將能夠有機會突破孩子的心防,從而進行適切的教學。
2)幼兒學習新的事物時,最需要的就是反覆練習,尤其是老師所要求的小步驟演練,這些較為細緻的教學步驟,可都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元素,許多家長卻常忽略的老師的苦心,更常自作主張的忽略了其中的部分過程。這真是天大的錯誤啊!這些小的步驟,其實都是教師多年來教學經驗凝聚的心血結晶呢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很確實的協助孩子完成他們學習中的一小步,
2010-03-28
一株幼苗的成長 (文)
當我們想在孩子身上,種下音樂的種子時,可先要做一個自我心理檢驗:
1) 起心動念,萬事之本: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呢?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欣賞與喜愛音樂嗎?
是為了孩子能有藝術的涵養嗎?是為了陶冶孩子的心靈嗎?我認為都是極為正面的態度。
千萬不可有的一種想法,即為家長為了完成自己年輕時無法圓的音樂夢,這種思維,將會嚴重 損害孩子的學習動力。
2) 能堅持嗎? 學習音樂的過程,有高點亦有低潮,只有能堅持的家長,才能真正陪伴孩子面對各種挑戰呢。
3) 能將音樂學習這件事,當成孩子課餘學習中,最重要的一項活動之一嗎?既然開始了音樂的旅途,可千萬不要將它視為二等公民,這樣子,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呢!
如果您能很清楚了瞭解了自己的想法後,接著,一定要具備耐心,一個小種子的發芽,常需要很長的萌芽期,沒有耐心的家長,常在種子還未預備好之前,就已經放棄了,這是多可惜的一件事。
一株幼苗的成長,需要溫和的陽光,適當的營養,足夠的水分,才能健健康康的茁壯。
我聽過一位老師告訴我,他常常需要趕進度,即使學生還沒預備好,就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。我就反問他,為何要如此呢,他回答我說:「家長覺得進度太慢了」。我認為,家長可能要接受老師與孩子在課堂上交互作用所激發出的學習進度,過度干預教師的教學方式,只會有反效果。
我們希望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,家長必須要能放心,寬心,歡欣的看待學習音樂這回事,否則您緊張的心態,會傳導到孩子身上,使他們也不能放心,寬心,與歡欣的來學習音樂呢。
1) 起心動念,萬事之本: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呢?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欣賞與喜愛音樂嗎?
是為了孩子能有藝術的涵養嗎?是為了陶冶孩子的心靈嗎?我認為都是極為正面的態度。
千萬不可有的一種想法,即為家長為了完成自己年輕時無法圓的音樂夢,這種思維,將會嚴重 損害孩子的學習動力。
2) 能堅持嗎? 學習音樂的過程,有高點亦有低潮,只有能堅持的家長,才能真正陪伴孩子面對各種挑戰呢。
3) 能將音樂學習這件事,當成孩子課餘學習中,最重要的一項活動之一嗎?既然開始了音樂的旅途,可千萬不要將它視為二等公民,這樣子,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呢!
如果您能很清楚了瞭解了自己的想法後,接著,一定要具備耐心,一個小種子的發芽,常需要很長的萌芽期,沒有耐心的家長,常在種子還未預備好之前,就已經放棄了,這是多可惜的一件事。
一株幼苗的成長,需要溫和的陽光,適當的營養,足夠的水分,才能健健康康的茁壯。
我聽過一位老師告訴我,他常常需要趕進度,即使學生還沒預備好,就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。我就反問他,為何要如此呢,他回答我說:「家長覺得進度太慢了」。我認為,家長可能要接受老師與孩子在課堂上交互作用所激發出的學習進度,過度干預教師的教學方式,只會有反效果。
我們希望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,家長必須要能放心,寬心,歡欣的看待學習音樂這回事,否則您緊張的心態,會傳導到孩子身上,使他們也不能放心,寬心,與歡欣的來學習音樂呢。
2010-03-24
音樂學習與聽音樂 (文)
1) 增進學習興趣:鈴木教學法中,鼓勵懷孕的媽媽,讓零歲的孩子多聽音樂。根據實驗結果,在媽媽腹中聽過的音樂,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。即使一兩歲幼兒,在學習曾 聽過的音樂片段時, 有欣喜的表情。亦因此,拉奏與學習常常聽過的曲目 時,學習興趣特別濃厚。在兒童的音樂學習中,非常重要的一環,卻常為家長忽略的一件事,即為音樂聆聽。到底為什麼聽音樂的活動是如此的重要呢?
2) 自我學習矯正:每星期一次的授課,無法取代孩子自覺性的改正自己在音高,音準,與節 奏上的失誤。多聽聽正在學習的曲目,或未來即將學到的音樂,對孩子來 說,可能是家長最需要提供的協助,可以大幅減少上課之浪費時段。
3) 認譜前的預備:就如同語言學習一樣,講話是先於認字,聲音先於樂譜則是音樂學習的自然法則,多聽音樂,讓孩子能不需倚靠樂譜來學習音樂。
4)對音樂感受與形式的引介:在兒童音樂學習的過程中,音樂之不同於其他藝術(如繪畫)之學習,乃在於音樂能很直接的讓孩子欣賞與接受,多聽音樂能讓孩子對音樂的感受更加深刻與敏銳,同時,對於各種音樂表達的形式,也會更加得心應手。
5)加強背譜能力:我的鈴木學生都對背譜很有辦法,記憶力好的很,這都是從多聽音樂後,背譜能力加強後,所產生的正面副產品。
6)百分之五十的助益:根據我的經驗,常聽音樂的學生,學習成效比少聽的學生,有至少 一半以上的加強功能,家長常以為只要多練習,就是王道,其實不然。 請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成長,千萬千萬不要變成一句口號而已。
2010-03-21
讓我們跨出「快樂音樂學習」的第一步 (文)
快樂學習 "音樂"????
許多位對「快樂音樂學習」有所懷疑的朋友對我說:「學音樂,要固定的練習,哪有快樂的可能性呢?」,這或許也是造成部分家長對音樂學習的疑慮而裹足不前的原因,可惜的是,卻喪失了讓孩子學習音樂的最佳契機。
鈴木教學法創始人,鈴木鎮一的一句名言:「人是環境之子」,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家庭因素影響孩子的學習最深。亦因此,快樂音樂學習第一要素為家庭,家中先要具備快樂音樂學習結構,快樂音樂學習才有可能,其中父母親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。
一般家庭中,母親常是陪著孩子學才藝的不二人選,但我卻發現,當父親也積極的參與或協助時,成功機率大了很多。
母親在孩子音樂學習的旅程中,則需冷靜的看待這整個過程。媽媽可是要體會,不論在練習的時段選擇與執行,練習途中的矯正,孩子確實需要適時的提醒。但是母親在進行規範孩子的任何行為前,必須要在整理過相當清晰的思緒,同時自己的情緒受控制後,才能進行。
回顧幾十年的教學歷程,在音樂上表現最傑出的學生,同時伴在一旁的母親,都具有能以平穩的態度協助孩子的本質,父親也持正面的態度積極參與。家長同時,亦均提供孩子相當的正向思考與自我改進空間。
孩子的快樂成長,孩子的快樂音樂學習,是需要家長的愛心,與不停不休的支持。我建議,在適當的時機,將孩子交給教師來教導,不需過度干預。讓孩子與老師之間,有機會產生情誼與信任,快樂的音樂學習,就會在這種不受干擾的最佳教習與互動中逐漸成長萌芽。 請讓我們可以一同踏出「快樂音樂學習」的第一步。
許多位對「快樂音樂學習」有所懷疑的朋友對我說:「學音樂,要固定的練習,哪有快樂的可能性呢?」,這或許也是造成部分家長對音樂學習的疑慮而裹足不前的原因,可惜的是,卻喪失了讓孩子學習音樂的最佳契機。
鈴木教學法創始人,鈴木鎮一的一句名言:「人是環境之子」,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家庭因素影響孩子的學習最深。亦因此,快樂音樂學習第一要素為家庭,家中先要具備快樂音樂學習結構,快樂音樂學習才有可能,其中父母親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。
一般家庭中,母親常是陪著孩子學才藝的不二人選,但我卻發現,當父親也積極的參與或協助時,成功機率大了很多。
母親在孩子音樂學習的旅程中,則需冷靜的看待這整個過程。媽媽可是要體會,不論在練習的時段選擇與執行,練習途中的矯正,孩子確實需要適時的提醒。但是母親在進行規範孩子的任何行為前,必須要在整理過相當清晰的思緒,同時自己的情緒受控制後,才能進行。
回顧幾十年的教學歷程,在音樂上表現最傑出的學生,同時伴在一旁的母親,都具有能以平穩的態度協助孩子的本質,父親也持正面的態度積極參與。家長同時,亦均提供孩子相當的正向思考與自我改進空間。
孩子的快樂成長,孩子的快樂音樂學習,是需要家長的愛心,與不停不休的支持。我建議,在適當的時機,將孩子交給教師來教導,不需過度干預。讓孩子與老師之間,有機會產生情誼與信任,快樂的音樂學習,就會在這種不受干擾的最佳教習與互動中逐漸成長萌芽。 請讓我們可以一同踏出「快樂音樂學習」的第一步。
2010-03-15
孩子不是屬於你,只是經過你,而已! (文)
今天接待一位由廣州來的大陸朋友李先生,在言談中,我說到正在推行的鈴木教學法,並告訴他鈴木教學法的最重要之處,在於『快樂的音樂學習』。李先生說,他的六歲孩子在少年宮(官方的少年才藝班)學琴,一有錯誤,老師就拿鞭子伺候,同時,因為受到影響,李先生也觀察到自己連孩子吃飯的姿勢不佳,不禁也想要以體罰來糾正孩子的錯誤。現在,他的小孩已經放棄學琴了。
另外一位在台灣教琴的朋友告訴我,有位家長,只要孩子在上課中有任何錯誤,即使還沒離開課室,就已經惡言相向,直到進入家門前,一路,都是捏啊打啊的處罰這位小孩。
如果要孩子「快樂學習音樂」,首先,家長一定要體會到,孩子只是經過你,而已!孩子很弱小,他們無法反抗成人的意願,只能接受,或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抗議。遇到這種情形,我們必須要很清楚的認清,所有任何以暴力加諸於孩子身上的意圖,一定要從心裡完全剷除,因為,這種痛苦的記憶,將會滯留在孩子的記憶中,甚至在肉體上反應,對未來人格的成長有極為負面的影響。
近日報載一位影星,從小被家暴,他在小時候就決定長大後,絕對不要對自己的小孩有暴力行為,沒想到,當自己當了爸爸後,卻變本加厲,對自己的孩子更加兇暴,也可見這種暴力行為,是會代代相傳的,真是可怕。
孩子的學習,家長有責任引導,但是,必須要以冷靜而成熟的態度面對,堅持但不要毛躁,以尊重每一位生命的心情,寬大的面對孩子的每一種情況,並且以孩子聽的懂得語言溝通,如果能走出這一步,「快樂的音樂學習」,才有萌芽的契機。
另外一位在台灣教琴的朋友告訴我,有位家長,只要孩子在上課中有任何錯誤,即使還沒離開課室,就已經惡言相向,直到進入家門前,一路,都是捏啊打啊的處罰這位小孩。
如果要孩子「快樂學習音樂」,首先,家長一定要體會到,孩子只是經過你,而已!孩子很弱小,他們無法反抗成人的意願,只能接受,或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抗議。遇到這種情形,我們必須要很清楚的認清,所有任何以暴力加諸於孩子身上的意圖,一定要從心裡完全剷除,因為,這種痛苦的記憶,將會滯留在孩子的記憶中,甚至在肉體上反應,對未來人格的成長有極為負面的影響。
近日報載一位影星,從小被家暴,他在小時候就決定長大後,絕對不要對自己的小孩有暴力行為,沒想到,當自己當了爸爸後,卻變本加厲,對自己的孩子更加兇暴,也可見這種暴力行為,是會代代相傳的,真是可怕。
孩子的學習,家長有責任引導,但是,必須要以冷靜而成熟的態度面對,堅持但不要毛躁,以尊重每一位生命的心情,寬大的面對孩子的每一種情況,並且以孩子聽的懂得語言溝通,如果能走出這一步,「快樂的音樂學習」,才有萌芽的契機。
2010-03-13
你會跟孩子溝通嗎? (文)
小白加小白 =?
我的學生佳佳哭喪著臉進來琴房,直嚷著不要再拉琴了。這種情景,也就是所有教師都要關注的30秒。我接著問佳佳,為什麼會要不拉琴呢?我說你很喜歡音樂對不對?(我常注意到他常跟著我所拉奏的曲子擺動,也常告訴我特別喜歡哪首樂曲),他點點頭,我接著問,你喜歡拉小提琴對不對?這下子,他就有點猶豫了,喊著告訴我拉琴太難了(這我也不怪他,我也碰到拉琴困難之處)。我接著問他,你昨天練習多久?他說:很久。我又問他,是不是前幾天沒練好,為了今天上課,媽媽可能比較要求他練多些。佳佳說:對,因為有一天去看病,沒法練,
有一天功課很多,也沒時間練習。
佳佳的理由,聽起來,好像很有道理呢!接著他說:我不喜歡媽媽一直叫我練琴。
我就跟他說:媽媽一定是覺得今天要上課,又有幾天沒法好好練,才會讓你昨天多練些,對不對?佳佳點點頭。 我接著告訴他,我曾經碰過幾位中途停止學琴的大學生,都為自己
小時候沒繼續學琴而懊惱。我問佳佳,這些停學的大姊姊大哥哥,都怪誰呢?他說:怪老師嗎?我說不對,怪媽媽,都抱怨說當時他們年紀小不懂事,媽媽已經是大人了,怎麼不堅持要他們學呢?我接著問佳佳,媽媽是不是花了很多時間陪你們?他說:對,我說,那還被人怨,真是不公平。
我又跟他說,前幾天,有位朋友的小孩,在四年間沒好好練琴,結果在聽到了同時間開始學琴,但是苦練的同學的優異演出後,痛哭了一個晚上,我接著問佳佳,你覺得這位小朋友會怪誰呢?我很快的接著說,也是怪媽媽沒有好好的要求他練習。
佳佳至此,似乎有點瞭解了我說的這些實例。
我接著說:如果不練習,接著好幾首你喜歡的曲子都沒法繼續進步,所以,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?我同時,也讓他覺得,適當的練習,是必要的,錯誤的部分,也是要多次反覆才能確實掌握,當佳佳開始回復心情時,我們就開始以相當順暢的方式,繼續進行當天的課程。到了一段落時,我就問他,小白加小白是?答案是小白兔(小白)TWO。
他也回敬了一個腦筋急轉彎: 1+1 等於多少?答案是 王。
溝通是一種藝術,必須要掌握對方內心深處的心結,然後,誠摯的傾聽與面對,自然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溝通的好手。
當孩子進到你的課室中時的開始30秒鐘,鈴木教師必須要決定今天上課的節奏與態度。
我的學生佳佳哭喪著臉進來琴房,直嚷著不要再拉琴了。這種情景,也就是所有教師都要關注的30秒。我接著問佳佳,為什麼會要不拉琴呢?我說你很喜歡音樂對不對?(我常注意到他常跟著我所拉奏的曲子擺動,也常告訴我特別喜歡哪首樂曲),他點點頭,我接著問,你喜歡拉小提琴對不對?這下子,他就有點猶豫了,喊著告訴我拉琴太難了(這我也不怪他,我也碰到拉琴困難之處)。我接著問他,你昨天練習多久?他說:很久。我又問他,是不是前幾天沒練好,為了今天上課,媽媽可能比較要求他練多些。佳佳說:對,因為有一天去看病,沒法練,
有一天功課很多,也沒時間練習。
佳佳的理由,聽起來,好像很有道理呢!接著他說:我不喜歡媽媽一直叫我練琴。
我就跟他說:媽媽一定是覺得今天要上課,又有幾天沒法好好練,才會讓你昨天多練些,對不對?佳佳點點頭。 我接著告訴他,我曾經碰過幾位中途停止學琴的大學生,都為自己
小時候沒繼續學琴而懊惱。我問佳佳,這些停學的大姊姊大哥哥,都怪誰呢?他說:怪老師嗎?我說不對,怪媽媽,都抱怨說當時他們年紀小不懂事,媽媽已經是大人了,怎麼不堅持要他們學呢?我接著問佳佳,媽媽是不是花了很多時間陪你們?他說:對,我說,那還被人怨,真是不公平。
我又跟他說,前幾天,有位朋友的小孩,在四年間沒好好練琴,結果在聽到了同時間開始學琴,但是苦練的同學的優異演出後,痛哭了一個晚上,我接著問佳佳,你覺得這位小朋友會怪誰呢?我很快的接著說,也是怪媽媽沒有好好的要求他練習。
佳佳至此,似乎有點瞭解了我說的這些實例。
我接著說:如果不練習,接著好幾首你喜歡的曲子都沒法繼續進步,所以,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?我同時,也讓他覺得,適當的練習,是必要的,錯誤的部分,也是要多次反覆才能確實掌握,當佳佳開始回復心情時,我們就開始以相當順暢的方式,繼續進行當天的課程。到了一段落時,我就問他,小白加小白是?答案是小白兔(小白)TWO。
他也回敬了一個腦筋急轉彎: 1+1 等於多少?答案是 王。
溝通是一種藝術,必須要掌握對方內心深處的心結,然後,誠摯的傾聽與面對,自然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溝通的好手。
2010-03-12
興趣是良師 (文)
當我提到要推動鈴木教學法時,並告知這位朋友,鈴木教學法是最優質的全齡教學法,並能讓孩子快樂的學習。
她滿臉疑惑的問我,學音樂持續的每日練習,哪會讓孩子有興趣?
也就是如此,鈴木教學法 提供許多音樂學習時的必要架構:
1) 家長溝通: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情況,必須隨時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。
2) 鼓勵的環境:適時適切的鼓勵,正面的言詞,都是學習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3) 信任孩子的能力:對於每個學習者的潛力要有完全的信任,學習的進度是多元化的,讓孩
子有跟著自己能力適時發展的機會,他將有有著極大進步的空間。
4) 培養興趣:多讓孩子有機會隨時接觸的音樂,睡前睡後,用餐時,遊玩時,車上,都是好機
會。
5) 小階段的成就:每次新的學習,都以孩子能夠達成的內涵為目標,讓成功率為百分百。
6) 冷靜的面對:不要怒氣衝天的與孩子溝通,以寬大的胸襟來看孩子的各種狀況。
7) 賞識孩子的成就:不論多小的改進,都要敏感的給予正面的肯定
她滿臉疑惑的問我,學音樂持續的每日練習,哪會讓孩子有興趣?
也就是如此,鈴木教學法 提供許多音樂學習時的必要架構:
1) 家長溝通: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情況,必須隨時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。
2) 鼓勵的環境:適時適切的鼓勵,正面的言詞,都是學習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3) 信任孩子的能力:對於每個學習者的潛力要有完全的信任,學習的進度是多元化的,讓孩
子有跟著自己能力適時發展的機會,他將有有著極大進步的空間。
4) 培養興趣:多讓孩子有機會隨時接觸的音樂,睡前睡後,用餐時,遊玩時,車上,都是好機
會。
5) 小階段的成就:每次新的學習,都以孩子能夠達成的內涵為目標,讓成功率為百分百。
6) 冷靜的面對:不要怒氣衝天的與孩子溝通,以寬大的胸襟來看孩子的各種狀況。
7) 賞識孩子的成就:不論多小的改進,都要敏感的給予正面的肯定
2010-03-08
如何讓家裡轉變成為鈴木音樂環境 (文)
聆聽音樂是鈴木母語式教學法的重要一環,孩子音樂學習如果能順利進行,是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夠看到的。學音樂也就是學習聲音的發展,讓音樂充滿孩子的心靈,成為一種學習的模範
。
多聽音樂也能音樂學習不用倚靠樂譜(幼兒學習),同時,讓背譜與記憶都能有所依據。孩子多聽音樂也會使他們對音樂風格與詮釋能力提昇。當然,也會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分辨正誤。
最好能在家中多次的播放,用餐時,起床後,就寢前,遊戲時,或寫作業時,都是好時機。
音樂播放時,有時可以以較輕柔的音量,當作背景音樂來聆賞,也可以陪孩子一同唱唱,動動,
或聽音樂來畫圖,當然,到適合的時機,也可拿樂譜來一起對照聆賞。
。
多聽音樂也能音樂學習不用倚靠樂譜(幼兒學習),同時,讓背譜與記憶都能有所依據。孩子多聽音樂也會使他們對音樂風格與詮釋能力提昇。當然,也會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分辨正誤。
最好能在家中多次的播放,用餐時,起床後,就寢前,遊戲時,或寫作業時,都是好時機。
音樂播放時,有時可以以較輕柔的音量,當作背景音樂來聆賞,也可以陪孩子一同唱唱,動動,
或聽音樂來畫圖,當然,到適合的時機,也可拿樂譜來一起對照聆賞。
2010-03-06
對鈴木教學法的誤解 (文)
鈴木教學法的崇高理念常被社會誤解,其中,以對 (1)鈴木教學法的教學理念(器樂教學),(2)教學方式的錯誤看法(團體教學),(3)固定的主教本(鈴木教材)的使用,最為嚴重。
(1)鈴木教學法的教學理念為透過樂器與音樂教學,培養高尚的人格為主,器樂教學是手段,而培育孩子的高尚情操,才是最終目的。
(2)鈴木教學法是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進行,同時,重視親子關係,兒童心理學,家長的參與,團體活動,夏令學校,國際交流而架構出極為稹密的教學體系,其能被國際教育界認可為世界上三大教學法之一,絕非坊間淺層的認知所能瞭解的。
(3)固定主教本的用意在於統合所有鈴木學習者的發展步驟,不僅能確實讓教學以小階段的方式進行,更能提供國際交流,團體課程的進行的主要架構。同時,教師應隨時加入輔助教材,多元學習的管道自然可以順暢發展。
(1)鈴木教學法的教學理念為透過樂器與音樂教學,培養高尚的人格為主,器樂教學是手段,而培育孩子的高尚情操,才是最終目的。
(2)鈴木教學法是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進行,同時,重視親子關係,兒童心理學,家長的參與,團體活動,夏令學校,國際交流而架構出極為稹密的教學體系,其能被國際教育界認可為世界上三大教學法之一,絕非坊間淺層的認知所能瞭解的。
(3)固定主教本的用意在於統合所有鈴木學習者的發展步驟,不僅能確實讓教學以小階段的方式進行,更能提供國際交流,團體課程的進行的主要架構。同時,教師應隨時加入輔助教材,多元學習的管道自然可以順暢發展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